• 
    
  • <dfn id="ie0ug"><input id="ie0ug"></input></dfn>
    <center id="ie0ug"><source id="ie0ug"></source></center><tr id="ie0ug"></tr>
    <cite id="ie0ug"></cite>
  • <center id="ie0ug"><dd id="ie0ug"></dd></center>
    <rt id="ie0ug"><code id="ie0ug"></code></rt>
     
    失眠、抑郁、焦慮、疼痛、心理、心身診療中心
    連云港市第四人醫(yī)院臨床心理科
    當前位置:
    孩子99%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
    來源: | 作者:lygsxl2 | 發(fā)布時間: 2019-12-04 | 2315 次瀏覽 | 分享到:

    生活中,我們常常埋怨孩子各種問題:脾氣不好、愛粘人、行動拖拉……可是卻忽略了問題孩子根本不是天生的,他們的背后往往站著問題家長。

    回想一下,有時候你是不是只顧著做孩子成長的“監(jiān)督者”,而忘記了與孩子共同成長?


    1

    如果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可能是因為你和他的身體親密度不夠,他渴望和你接觸。


    孩子這樣做并不是成心跟你過不去,而是在清楚地向你發(fā)出信號:“爸爸/媽媽,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時間!”

    爸爸/媽媽對孩子陪伴時間和質(zhì)量的缺乏,才會導致孩子安全感不足。他是借機向爸爸/媽媽表示愛,同時也是在要求爸爸/媽媽對自己證實他們的愛。

    記住,“推開”孩子的前提一定是先滿足孩子。


    2

    如果孩子撒謊,可能是因為你曾過度指責他的錯誤。


    從親子關系的模式來看,孩子犯錯被罵的越厲害,之后說謊的概率越高。為什么?

    撒謊的目的是趨利避害,假如孩子之前有過被父母嚴厲指責的經(jīng)歷,那么他會害怕,因承受不住壓力說謊就成為必然。

    因此,父母先嘗試理解孩子,接納他的行為,當然接納并不代表認同。接著,需要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那孩子會慢慢改變這個“毛病”的。當然,當孩子“被指責”的壓力小了,也就不需要說謊否認了。


    3

    如果你家孩子缺乏自信,可能是因為你給他的建議比鼓勵多。


    許多父母錯誤地認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輸和訓導。他們用自己的經(jīng)驗告訴孩子你該怎么做,卻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和想法。

    對于孩子來說,成功體驗會成為他繼續(xù)嘗試事物的動力之一。平時,強調(diào)孩子的優(yōu)勢,勵孩子勇于嘗試,獲得成功體驗越多的孩子就越自信。


    4

    如果孩子不敢堅持自己的意愿,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就被當眾訓斥。即使是在兄弟姐妹或親友面前,父母們也別這樣做。


    當眾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好事,不但親子矛盾公開激化,而且讓其他人側(cè)目、圍觀,造成尷尬,更重要引起孩子自卑,膽小, 不敢與人相處等。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外面、無論孩子年齡大小,家長都應該給孩子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


    5

    如果父母啥都給孩子買,但他還是去拿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給他選擇的機會。


    你給孩子買了一堆東西,都不及他很早之前自己挑選的其中一個。為什么?因為這才是他喜歡的。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自作主張的給與孩子一切我們所認為好的,并且信誓旦旦:“這是為你好?!?/span>

    就這樣,在愛的光環(huán)下,孩子猶如父母的木偶,選擇權被無情地剝奪了。愛和自由并不沖突,多點選擇給孩子吧。


    6

    如果你家孩子比較懦弱,可能是因為你總是及時幫他。爸爸媽媽們,咱們無需為孩子掃除人生道路上的所有當路虎。


    沒有遭遇失敗的人生既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完整的。家長們?nèi)绻^分地包辦孩子的事情,那么孩子永遠順風順水,不會感受失敗的滋味。

    孩子將來總要適應社會,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要充分地相信孩子,即使他們做得并不好,也要讓孩子從小明白失敗并不是一件壞事。


    7

    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強,可能是因為你經(jīng)常拿娃和隔壁小明比較。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有出息,正所謂恨鐵不成鋼,但是鋼不是“恨”成的,是“煉”成的。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chen1252139371,教育聯(lián)盟之精英學習圈!

    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本是想暗示孩子向別人好的方面學習。的確,偶爾比較可以增強上進心,但經(jīng)常被比較,孩子通常會有很多負面情緒:不開心、無安全感、憤怒、嫉妒等。甚至在行為表現(xiàn)方面,出現(xiàn)頑劣、叛逆。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和自己作比較,關注自己孩子每一個微小的進步。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8

    如果孩子稍微不順心就大發(fā)脾氣,可能是因為你對他的表揚不夠,他只有在行為不當時才能獲得你對他的關注。


    有時候,媽媽如果只顧著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對別人比對孩子還關注,孩子內(nèi)心就會有失落感,有時候會通過發(fā)脾氣來吸引媽媽的注意。

    發(fā)脾氣是孩子的一個小伎倆。所以,爸爸媽媽要細心觀察,及時了解寶寶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chen1252139371,教育聯(lián)盟之精英學習圈!


    9

    如果孩子不尊重他人的感受,可能是因為你總是命令孩子,首先你自己就不尊重他。


    有一些時候,孩子們會對大人頤指氣使,甚至出言不遜讓大人下不了臺。然而,他們可能只是單純照搬了家長對自己或別的成人說話時的口氣和語言而已。他們不懂得,對不同的人應該使用不同的態(tài)度和口氣。


    10

    如果你家孩子總是神神秘秘,啥事都不告訴你,可能是因為你總愛打擊他。


    曾經(jīng)有人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不愿意多和家長說話,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覺得家長的語言讓自己感到煩或者感到受傷。

    試想:如果有人一次次打擊你,你還愿意和他推心置腹嗎?同樣,孩子也是。


    11

    如果孩子沒有禮貌,可能是耳濡目染,從爸爸媽媽或身邊人那里學來的。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言傳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比如尊老愛幼、文明禮讓、使用禮貌用語……

    在一個父母說話全都輕聲細語的家庭中,是培養(yǎng)不出說話喜歡大呼小叫的孩子的。反之,如果家長平時就不注意對待長輩的態(tài)度,那么孩子自然也就有樣學樣,不懂得尊重長輩。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本在线,久久国产免费2020,性XX色XX综合久久久XX
  • 
    
  • <dfn id="ie0ug"><input id="ie0ug"></input></dfn>
    <center id="ie0ug"><source id="ie0ug"></source></center><tr id="ie0ug"></tr>
    <cite id="ie0ug"></cite>
  • <center id="ie0ug"><dd id="ie0ug"></dd></center>
    <rt id="ie0ug"><code id="ie0ug"></cod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