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部分家長的縮影:孩子考好時,他們給“一顆糖”,考不好時,甩“一巴掌”。這種傳統(tǒng)的獎懲方法反映了家長和學校對孩子們錯誤的引導方向,讓孩子產生“在家長和學校眼里,除了成績,我就再沒什么用”的意識。教育孩子的方式極易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從而影響著他們面對“坎兒”時的心理狀態(tài)。
容易造成孩子抑郁的因素還有許多,可能是生活細節(jié)的累積,也可能是突如其來的大事,甚至是自己的性格特質和身體缺陷等。但不管怎樣,家長對孩子心理狀況的重視與否是影響孩子情緒的關鍵性因素。
許多父母把對孩子的關心都集中在了學??荚嚨某煽兩?,仿佛孩子只要考得好,其他的水到渠成。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許多孩子在抑郁癥前期時得不到家長和學校的心理引導,又或者是家長不愿承認孩子患抑郁癥的現(xiàn)實,直至孩子病情加重到影響學業(yè)才加以重視。這種對心理問題的忽視會使孩子在消極情緒狀態(tài)下甚至抑郁初期不愿向家長和老師敞開心扉來談自己的情緒問題。
然而,學生的心理狀況在一些發(fā)達國家的中小學課程中卻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重視,我國對此雖也有效仿,但我們仍期待能達到更好的成效。并且,家長對孩子心理狀況的重視程度也應不斷提高,以防抑郁癥學生比例增加。
給爸爸媽媽的5句忠告:
1、成長比成功重要
——輸?shù)闷鸬暮⒆幼畛晒?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
現(xiàn)在的父母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什么都替孩子干,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念書。夏令營,一個很小的孩子看著煮雞蛋發(fā)呆,老師問“你不愛吃嗎?”“愛吃!”“那你怎么不吃呢?”“這雞蛋跟我們家雞蛋長得不一樣!”“你們家雞蛋長什么樣?”“我們家雞蛋是白的、軟的,這雞蛋太硬咬不動!”后來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從小就沒見過家人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擺好了切成四塊放在面前吃,所以別老預設結果,而要重視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輸?shù)闷鸬暮⒆硬攀亲畛晒Φ暮⒆樱?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
2、經歷比名次重要
——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無能
都說現(xiàn)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煉、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可能發(fā)生,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梢园莺⒆?,讓家成為孩子最后的港灣;可以理解他,讓他找到溫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沒有出路時,給他指條路而不是給他一堵墻。
3、付出比給予重要
——給孩子愛你的機會
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一味索取。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舍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飯,媽媽忍不住想嘗一口,“別動!”13歲的孩子說“那是我的”。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